远离10个“喝水”坏习惯
弘基控
每个人都离不开“水”。无论是喝桶装水、瓶装水还是开水,都要尽量避免以下10个坏习惯。 坏习惯一:饮水机从来不清洗 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,如大肠杆菌、葡萄球菌等。所以,最好一月清洁一次,夏天两周清洁一次。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,更得勤加清洗。 坏习惯二:自来水一烧开就喝 建议烧水时,不妨采取三步走: ①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; ②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; ③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,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,是真正的“开水”。 坏习惯三:爱喝瓶装水 携带方便、开盖能喝,在中国,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%的速度递增。但是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,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,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,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,危害健康。因此,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。 “很多人喜欢在车后备箱里放一箱水,这是非常不对的。尤其夏天,后备箱温度非常高,容易让有害物质进入水中。最好的办法是买个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,安全又环保。 坏习惯四:喝“千滚水” 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,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,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。这种“千滚水”最好别喝。水烧开尽量当次喝完,别反复加热。 很多人担忧饮水机中的水是不是“千滚水”,因材料限制,饮水机中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为90摄氏度左右,达不到沸腾的状态(但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),这不算是“千滚水”。 坏习惯五:不渴不喝水 建议: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!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,随时喝一口;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,见缝插针,有机会就喝。 坏习惯六:每天喝不够8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,长此下去,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版)》最新建议,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、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,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500~1700毫升,大约7~8杯的量。如果活动量大,出汗多,则相应增加喝水量,及时补水。 坏习惯七:不按体质喝水,饮料代水 人体所需的水,最好就是“纯净的水”!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儿的水,也要根据自身体质,适当改善。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,能够促进肠道蠕动;而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、凉茶、果汁,多喝暖胃的红茶、姜糖水。 坏习惯八:晨起不喝水,到老都后悔 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救命水”,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。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,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。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,增加循环血容量。 坏习惯九:吃咸了不马上补水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,也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、口腔黏膜水肿等。如果吃咸了,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,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,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,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。 坏习惯十:睡前不喝水 临睡前适当喝点水,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,从而降低脑中风的发病风险。此外,在干燥的秋冬季节,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,帮助人更好的入睡。
|